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現在位置 首頁 > 認識孔廟忠烈祠 > 孔廟 > 建築文物 > 孔廟建築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回上一頁

大成門

臺中孔廟大成門 


大成門建於前院與內庭之間,五開間形式,正面30公尺,深11公尺,高12公尺,為單檐歇山頂,斗拱樑枋飾宋式彩畫,柱面仿花崗石斬石子。樑坊正中有謝前副總統東閔先生頒題之「大成門」扁額。中門淨3公尺飾84顆銅釘,其他四座側門寬2.40公尺各飾70顆銅釘,均髹朱漆。平常只開兩旁之邊門,祭典啟扉儀式時才全部開啟。地面舖觀音山石,正面接甬道,東西通觀德門及毓粹門。


 門、抱鼓石、門釘釋義:


「門」有界定空間、過濾訪客、防禦等功能,同時也具備身份地位與禮俗的象徵意義。


孔廟的大成門也可稱「儀門」,是進入大成殿的主門。循古制大成門的中門只有在祭孔的啟扉儀式中才開啟,或是古時皇帝或是狀元才可經由大成門中門入孔廟,皇帝現在解釋為總統,至於狀元的禮制則因時代變遷而消失。


 門枕石:


位在門框前面,形狀好像古代枕頭的石頭,原始的功能是為了穩固木板門面,使門不致於因為強風的吹襲而搖晃。門枕石的垂直面常作些吉祥圖案的淺浮雕,以增加美感。抱鼓石就是門鼓,屬於門枕石的一種。


 門釘:


古制宮殿上的板門,釘頭加鎦金銅帽稱門釘,為裝飾品。門環由獸首銜住,稱鋪首。一般住宅不用門釘,鋪首做成鈸形,稱門鈸。板門出現時間最早,是門中最堅牢的,用於住宅外門﹑城門﹑宮殿祠廟的大門。偶有用為殿門或殿內隔牆上的門。


孔廟為文廟又稱聖廟,台中孔廟為官方奉祀的大廟,所以廟門不彩繪門神,而是以門釘裝飾,用來彰顯尊貴的地位。門釘原稱「鈴星」或「鐸鈴」,最早的時候是聖廟的廟門才會裝設,而且文聖廟裝的是木鐸,武聖廟裝的是金鐸,有「聖人振奮木、金鐸以警眾」之意。一說門釘乃象徵尖銳之物,妖魔鬼怪都不得接近。門釘數目,古製為一百零八顆(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的總合)或八十一顆(因九九(久久)而生)。

相關圖檔

  • 市府分類: 文化藝術
  • 最後異動日期: 2021-01-26
  • 發布日期: 2012-07-16
  • 發布單位: 臺中市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
  • 點閱次數: 4019